马来西亚:我的翱翔之旅
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 冯 烁
我去留学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其次是开阔自己的视野。马大的老师和同学平时交流对话都是用英语进行的,而且他们用英语交流就像我们用汉语交流一样流畅。在选课上,马大的选课制度也是很人性化的,开始上课的第一周,学生可以在试听之后决定自己选择哪些课程,如果觉得自己不太喜欢某一门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去国际学生中心(ISC)改课,我个人觉得马大的这一点非常好,因为我们在上课之前对课程与老师的了解都很有限。
刚开始上课,一时有些不太适应老师的口音,但经过大约一周多的时间,慢慢的交流上的问题也不太大。课堂上,我们学习气氛轻松活跃,老师会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特别是English Proficiency的老师,不仅在授课上有自己的独特方法,而且非常友善,上课的同学都是由当地学生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交换生组成,我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任何一个话题都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国内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有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就席地而坐开始讨论,各抒己见,十分自由。课后,我们也经常进行小组活动,大家坐在图书馆门前的长椅上,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在课程与训练的内容上,马大在英语课程的侧重点与中国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不同,与中国对语法比较重视,马大更重视学生可以流畅明确的表达出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间的合作。这主要体现在上课的形式上,几乎每一科的老师都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由当地学生与国际学生组成,每节课都会有讨论的环节,同学也很积极的参与,课堂氛围活跃;有些课堂展示需要同学课下讨论,课堂展示没有任何课件的辅助,主要就是要考察学生的语言功底,但同样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例如模仿论坛节目,每个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针对一个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与见解。课后作业可以是让我们选择一份论文调查研究,然后独立完成分析报告;也可以是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把自己准备的知识讲解给全班同学。在这里,英语是大家交流的工具,更是大家学习的目的。这一点上与中国也是不同的,在中国大多就只是老师讲,学生接受。
另一方面,在马大上课的教室里,有很多计算机教室,能保证每人一台电脑,方便学生查阅资料,有些是将一个大班分成每班20人左右的小班授课,上课时老师起着引导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在Reading in ESL classroom的课程中,有些内容是我们从没有接触过的,例如:写lesson plan for reading,一开始我对此没有任何思路,在当地同学帮助之下,我对此才有了一些了解,还有课上老师会将课件发给大家,再让每个小组就其中一个问题,深入的探讨,作为下一节课的展示内容,而这些内容有些是我们听都没有听过的,像阅读的其中一个方法the interaction of top-down and bottom-up,之前我对此完全没有概念,通过在网上查询才明白这个方法就是要在阅读时要将在宏观上理解文章大意、文章背景和在微观上从重要的词句理解的方法相结合。就听力水平而言,当地学生的听力非常棒,听力音频有些语速很快,而且有些新闻是有杂音的,题目有的是主观的问答题,当然,也是有选择题的,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谓是一大挑战,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听力水平。
在期末考试和平时的小考中,我们所做的题与中国的完全不同,例如:完形填空这道题,中国是要求学生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而马大是要求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写出合文意的词,没有选项。阅读也是一样,没有选择题,几乎全部都是主观题,全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答题。在English Proficiency的考试中,除了笔试,还要进行期末的口语考试,在口语考试中,每五个学生一组,老师当场给学生话题和每个学生所持的观点,准备五分钟后学生先是各抒己见,之后是大家一起讨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而Reading in ESL classroom和Writing in ESL classroom这两科的考试中,考题都是平时上课时,老师要求学生学习或是讲解的课题,学生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解答。
在马来西亚学习的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与我们学校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同的考试形式,不同的学习氛围,这些非常有助于我们以后学业上的进步。
最后,感谢黑龙江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中心,感谢我的母校大庆师范学院,让我有机会到马来西亚交换学习,开阔了眼界。
2014
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