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发展,许多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为台湾的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面向职业、产学结合、强调应用是这类大学的鲜明特点,其办学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等。目前,台湾本科层次的科技大学和科技学院有80所左右,约占全台湾本科大学的50%。台湾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实务第一、学生第一、学科服从实务和学生”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术氛围,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有效满足了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
在台湾新、老、公、私纷然杂陈的高等教育体系格局中,不同高校都在找寻各自的目标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龙华科技大学以信息网络工程为发展重点,云林科技大学以工学为发展重点。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强调技术务实导向,落实职业证照制度;结合地区产业特色,灵活设计专业,促进产学建校合作,构建多元学习组织;配合产业结构变化,弹性调整紧缺专业;加强师资专业能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高雄餐旅学院办学理念是“多实务少理论,培育优秀餐旅人才。学习结合生活,增进学生习作经验。兼办推广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建教结合,学理技术相辅相成。建立国际交流,汲取先进国家经验”。辅英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教养、能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专业人才”。由于台湾各高校都能找准各自定位,所以无论建校时间长短,规模大小,都独具特色。
培养目标
台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实务性,从台湾学者将能力界定为“专业实务能力”,可以看出对学生实务能力的重视程度。二是重视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有3个主要特征:特别有助于实现使用者所看重的价值,具有独特性,别人难以模仿和替代,还具有持久性与发展性。在台湾,无论是学生“专业实务能力”的构成,还是各群学生的能力规划,或是学系层面学生能力结构的构建,都离不开核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较大优势。而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要由系务会议配合咨询委员会邀请教师、校友、家长、毕业生、雇主及相关专业团体的专家代表共同参与。
师资队伍
台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除一部分要求教学经验丰富外,更多的师资要求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其师资招聘备件是必须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4年的“产业年资”(实践工作),必须是“学验俱丰”,即教学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德明财经科技大学的每位教师都有实践经验,其中有公司经理、新闻记者、高级工程师、科研人员、政府部门的顾问等。由于教师的特殊经历,他们很容易申请到研究课题及横向委托项目,平均每人每年的科研项目在3项以上。教师通常会吸收学生一起参加这些科研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设置
台湾应用型院校专业设置主要是配合当时当地社会职业分工与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和本校的资源优势等条件而设计和开设的,侧重实用性。系所设置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不断开设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新型专业。如同样是设计学院,却各有特色,朝阳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是都市计划与景观建筑、房地产开发、生态与景观设计等;而岭东科技大学的流行设计系特色是整合服装、发型、美容、彩妆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台湾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设置并不追求大而全的专业格局,而是致力于围绕自身优势打造核心学院,强化学校优势特色。龙华科技大学全校仅有三个学院: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暨设计学院,但连续9年获得台湾教育部门核定执行的“教学卓越计划”,奖励金额是台湾北部地区私立应用型高校的第一位,更超越很多公办院校。同时,在专业设置上紧贴社会需求,如朝阳科技大学等在专业设置上开设“休闲体育运动系”“银发产业管理系”“幼儿保育系”,使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能解决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课程设置
台湾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各学系的课程设置是以达成教育目标为准则来进行的。首先,针对每一个教育目标开设相关的必修课程。其次,各学系围绕教育目标中配合地区产业需求,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实务能力及竞争力,满足学生多元选择之需求等,开设选修课程。另外,实务能力的养成是所有应用型本科院校最重视的一项,为此开设各种形式的实务课程。台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新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即理论不再先于实践,实践不再是理论的附属,理论与实践是并列的,强调需要将能力与应用这种能力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以实践为先导,教学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
云林科技大学工业管理系的课程设置,是以目标为导向,为完成基础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了基础课程,为专业技能与整合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为实务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设置实务应用课程,为人文素养、产业伦理与社会责任观念培养目标设置通识课程。又为了台湾中部地区的特点并兼顾提升学生竞争力与多元就业选择之需求,开设了生产制造学程、运筹与供应链管理学程等选修课程。此外,为了加强与台湾中部地区以物流产业、健康产业为主的产学合作,增进实务力度,特别设计3种培养学生工程实务能力的课程,即实务应用课程、就业学程课程和配合地区产业需求的课程。
朝阳科技大学会计系,要求学生毕业前需至实务界全职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后的暑假,至少需要一个月。云林科技大学会计系要求有六个月的时间到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部门实习。
教学评价
台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参与制定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授课教师必须依据教育目标订定教学大纲,通过讲课教授、示范教学、习作练习、问题分析与讨论、考试测验、专题报告、参观访问或专题演讲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但究竟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如何,要由评量来衡量。台湾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成效评量有3种方式:一是学习历程档案收集,由每门课程的教师收集学习历程档案的成果以检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历程档案包括:作业,学考,期中及期末考卷,期末专题报告,实习的实做作品,实务专题等。二是教学评量与教学成效问卷,了解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再经整理分析得出实际教学成效与预期教学成效的差异。三是毕业生、雇主与校友问卷,调查业界的需求以及预期教学成效的达成情况,以评估教育目标的达成度。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在台湾多被称为“建教合作”,是指工业界与高校合作,从事职业与技术训练工作,其目的在于培养企业界所需技术人才。建教合作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前准备,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接受学科基础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具备初步的动手能力,而后在其他训练岗位接受就业所需的技能训练。例如,朝阳科技大学建有产学合作中心和企业创新总中心,同时下设创新育成中心、工业设计与产品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学程中心、推广教育中心等多个部门;龙华科技大学也建有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职能认证中心、创意成型中心以及数位内容与多媒体研发中心;台湾科技大学则是开办了企业书院、产业学院等。纵观这几所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将人才培养与企业融合起来,协助个人或企业培育新产品、新事业及新技术,提供企业创新、转型及升级的各项服务,降低创业初期企业经营的风险;强调校企合作的直接对接,注重合作成果的转化与利用,为企业研发设备提供资金支援、技术支援、专业训练规划及辅导等。
在建教合作过程中,台湾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大力推行“证照制度”。职业证照一般要通过严格的鉴定考试后获得,对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后的薪酬与升迁都有很大帮助。一般科技大学毕业生都至少拥有2-3个职业证照。如龙华科技大学学生发明的LED电子魔术方块和镭射内雕水晶等高技术,投放生产市场后效益可观。实行课程业界导师制(双导师制),尤其三四年级的课程,要求有业界导师参与教学,在开课计划中就要体现教学安排,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