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  合作办学  外国专家  出国出境  留学信息  联系我们  学校首页 
国际合作交流处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国际教育资讯>>正文
做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国公民
2013-04-12 15:27  

作者 林晓东 翻译 李道全

【编者按】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142万人。近三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怎么才能够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和工作?为此,我们特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林晓东女士撰写系列文章,谈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及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帮助留学生成长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国公民。

其实,不管是国际交流,还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甚或日常交往,跨文化交流现象都无所不在。因此,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我们每个人有关。愿本栏目为读者提供有关镜鉴。

(一)

常常有人问我,像你这样一个从未在一流学府(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怎么在美国顶尖大学做终身教授的?甚至有人猜测我一定是认识某位国会议员或者与教育部部长有私交,所以才得到提携。可是,我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贵人。其实,在美国就算认识总统也不能确保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因为连他自己也得面对4年或8年后下岗的局面。

在这个崇尚世界名校的时代,中国的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事实上,很多父母忽略了一点:对孩子而言,考高分充其量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还有许许多多的能力,其重要性远远超过考试能力。

每人都要有一个交际文化圈

我今天的一点点成绩完全得益于以下5点技能和能力:

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目前专注于认知、跨文化交流和教育技术的研究,这些是我的兴趣所在。

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每天我都要和同事、学生就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沟通,如何准确清楚地、有条有理地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是非常关键的。

打造健康稳固的社交网络的能力。我要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同行一起探讨并撰写学术文章,要和国际型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要申请不同性质的基金项目,要和商界人士交流寻找合作的机会。以上种种,都要求我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稳固的社交网络,从而支持已有的工作。而这一点,又是以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为基础的。

在多重压力下自我调节的能力。毫无疑问,对于在异国文化中生活工作的人来说,难免会遇到很多不习惯和挫折,这些也确实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人会选择减少甚至逃避与异国文化的接触,我却认为,与其逃避它,不如直面它。为此,我到美国之初,强迫自己参加各种当地人的活动,这让我迅速熟悉并理解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做事的方式。在与异国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有的压力不但得到了缓解,而且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重新给自己定位。

在多文化背景下协调关系、化解分歧的能力。当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下的同事伙伴合作时,出现误解、分歧甚至矛盾都是非常正常的。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并增进彼此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仔细分析上面提到的5点,可以看出,其中有4个方面都跟在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沟通协调能力密切相关。这些能力为我个人在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帮助我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承认。每当我获得学术界的认可,比如获得卡耐基学者称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杰出研究奖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我的这些朋友打电话,分享我的喜悦并感谢他们的支持。没有他们,我无法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没有他们,我无法认识到自己潜在的弱点和不足。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有了勇气和自信,让我了解并有效地化解跨文化之旅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乐意应中国教育报之邀,谈一谈如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民这一话题的原因。很遗憾的是,没有一所美国大学开设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训。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特别缺乏类似这种社会技能的培养,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逐渐忘记,而这些社会技能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尴尬

在美执教的18年时间里,我教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有的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最年轻的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从他们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巨大差异。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他们虽然来自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受教于同一位导师,拿着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但来美以后的经历可能存在天壤之别:有的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结交很多新朋友,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接触新环境的切入点,终日孤独,只能埋头于书本;有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有的却总感觉格格不入,只能打好包袱无奈地离开。为什么身处相似的异国环境,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显然,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从一件真实的事情说起。有一天,从我的博士生毕业庆祝晚宴回来之后,我和我的丈夫饶有兴趣地讨论着晚上的聚会。我丈夫是卡耐基·梅隆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的资深教授,他说:今天一共18个人,怎么只有我一个美国人呢?而且,我是以你丈夫的身份被邀请的,而不是作为亲密朋友被邀请的。他紧接着又问我,是不是他会把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们分开举行两次聚会呢。但据我所知,今晚出席晚宴的人几乎就是我的学生在美国的朋友圈子了。我先生的问题使我回忆起今天宴会的另一些细节,在这些参加晚宴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主动过来和我的丈夫打招呼。大部分人一直跟中国朋友们聊天。唉,这个画面多么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社交现状啊。我也曾经跟我的这位博士生讨论过跨文化交流问题。我问他:你看,你在美国生活5年多了,你有多少个能够交心的美国朋友?他说:几乎没有。我又问:那么,你邀请过多少美国朋友到家里吃饭或者喝茶?他还是回答几乎没有。

虽然我还没有科研数据来证明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跟自己人来往,但是我个人的观察几乎印证了这种倾向性。试想,作为留学生,你能通过这种圈内往来,成为一个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吗?怎么能具有国际视野呢?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魅力

有人不禁要问,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到底是指什么?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无障碍地理解另一种文化,进而恰当而高效地与人进行沟通,并灵活地运用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合作中作出贡献。对于留学生来说,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主要表现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它并不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就足够了,而是要在深知该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一系列技巧激励身边的人与你进行积极配合。这种激励别人的方式并不是要利用别人,而是努力创造一种氛围,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求同存异,双赢共赢。

在美国大学执教的18年里,我见过很多具有这种跨文化能力的中国留学生,也见过很多没有这种能力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在美国成功与否泾渭分明。我举一个成功的例子,我曾经有一个中国学生小赵,凡与他共事过的美国教授和同学,无一例外地对他赞赏有加。与其他留学生相比,他在知识技能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美国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从他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努力让教授和同学们知道,除了知识,他更想深刻地了解身边的每个人,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他的执著当然引起了美国朋友的注意,他被邀请参加了很多文化活动,比如导师的家庭聚会、同学的婚礼、读书俱乐部、周五下午茶或者品酒会等。他后来告诉我,通过这些活动,他真正了解了美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使他能够在日后与美国人愉快并高效的合作。今天,他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

我在美国生活将近25年了,我感觉美国总体上是一个包容和友好的国家,但有的时候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友好。具体来说,美国对那些肯吃苦、有贡献的移民很友好,但也友好不到让人感觉宾至如归的程度。你要想成功,就不能把自己当客人,而是要反客为主,积极地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奋斗。这种跨文化的开拓进取正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要想在全球化的职场上谋求一席之地,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好好补补课了。近年来,每年中国人到国外参加各种活动大约2000万人次,中国人俨然成为了世界公民。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学生也必须激励自我,努力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

留学生亟需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过去40年中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在人类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一般来说, 人们面对另一种全新的文化环境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那么,兴趣自然会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行为。

在美国教授眼里中国留学生不喜欢交往

我曾经和三位来自美国常春藤名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聊过关于近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情况,他们无一例外地指出,中国留学生似乎对与人交流越来越不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来的中国学生中,至少有60%参加了“寄宿家庭”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接触美国人,进而深层理解美国文化。最近这些年,虽然美国大学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鼓励中国留学生深度接触美国文化,但只有不到15%的中国留学生表示愿意参加。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学生变得不那么渴望接触美国文化了。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习”项目主任也曾经谈到,动员中国留学生参加系里活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儿。她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学生参与系里面的公共活动。他们似乎只想着完成功课,然后跟自己人呆在一起。”她又说:“唉,中国学生其实不明白参加系里活动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如果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深度接触美国文化,知道了如何运用这些文化规则与美国同事和领导打交道,他们就不会哭丧着脸来跟我说他们在教学实习中的种种不顺利了。”我非常同意她的观点,如果中国留学生想在美国从事教职或者类似这样与人交流的工作,就必须要学着跟美国文化深度互动。

中国留学生不愿了解美国文化的几个原因

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留学生渐渐失去深度了解美国文化的兴趣。

第一,互联网技术极大丰富了当代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他们对美国的了解和认识的渠道比以前要宽得多。这样一来,他们可能想当然地认为,对美国文化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然而,研究发现,人们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效率和深度远远超过了从阅读和听课中得到的。

第二,在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强大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态可能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之一。近年来,每年中国人到国外参加各种活动大约2000万人次,中国人俨然成为了世界公民。每个中国人都绝对有理由为国家的强大而自豪。然而,这种心态的变化可能或多或少地削减了我们对其他国家、其他文化的探知欲。正如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先生所说的,“中国越强大,中国公民就越有必要了解世界。我们必须警惕,尽量避免狭义的国家主义情绪”。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课题:把6年级的中国学生分为两组,安排一组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合作完成一项作业,安排另一组学生与来自同种文化的学生合作完成同一项作业。前一组学生不仅在作业中表现得更具有创造性,而且更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更高效地指出自己应该改进的方向。该课题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赵先生的观点。学生确实能够在跨文化合作中更好地了解自己。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学生也必须激励自我,努力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三,很多中国留学生认为自己身边有足够多的中国朋友,跟他们交流就足够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留学生普遍觉得和中国朋友们在一起,心理上更容易获得满足感。有些人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主动与美国人进行接触。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甚至娱乐都变得更加国际化了。有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必须在一起高效地工作。这种趋势要求中国学生要尽量跳出自己“感觉舒适的心理空间”,去主动寻求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第四,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安全”地成长,往往帮助孩子解决与人交流中的问题。由于有人代劳,有些孩子根本想不到与人交流的重要性,在跨文化环境中也就缺少与人交流的兴趣了。

第五,应试教育是降低留学生跨文化交流动机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以考试为中心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侧重于学业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跨文化交流对自己学业的好处。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大学只用英语进行教学和课堂活动。成绩是否优秀取决于学生能否恰当地使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准确的思想沟通。我的一位博士生通过研究发现,除了课堂活动,英语优秀的比英语蹩脚的中国学生至少要多花45%的时间从事跨文化交流活动。我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在美国如果只注重英语语言的学习而忽略跨文化的交流,一般很难准确把握一些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比如,我的一位美国同事说,她有一天急急忙忙赶去参加一个会议,路上恰巧碰到一个中国学生,她礼貌地问了句“how are you!”。这只是一句礼貌的问候,并不是想具体知道你的故事。而这位中国学生却滔滔不绝地讲起她的烦心事,全然没读懂对方急急忙忙的表情。假设能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那么我们会出现这么低级的文化误解么?

怎样激励自己主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我有一个女儿,从她很小的时候我就注意培养她主动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在她刚刚两岁的时候,我就带她去社区游乐场玩耍,我要求她必须在20分钟内交到新朋友并且介绍给我,否则就立刻回家。第一次没有交到朋友,第二次也没有,可喜的是,第三次她做到了!现在她已经上小学了,老师都说她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表现得非常成熟,而且能够极快地融入新环境。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应该从小做起。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学生会的名誉导师,我经常会与中国留学生们讨论他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曾问他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激励中国留学生主动与美国文化接触。有人说,这种主动接触美国文化的积极性基本上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天生就很积极,有的人就是对此不太敢兴趣。看来,这不仅仅是缺少跨文化交流策略的问题,而是一种态度问题。这样的学生往往喜欢说:“我根本不觉得与美国人交流比自己看书能学到更多”,“反正我是要回国的,与其花时间在跨文化交流上,还不如多交几个中国朋友”。

在此,我提出三种提高跨文化交流主动性的方法。

第一,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流对自身发展的好处,比如通过视频或者故事来对比文化交流中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第二,通过实践互动让学生体会跨文化交流对自身发展的好处。如,我们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评价学生的作业。

第三,给学生介绍“改变环境”的自我激励策略。具体来说,学生向老师提出一种奖励制度来刺激他们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褒奖和惩戒。如果学生得到奖励,那么他们将会把自己的进步归功于“改变环境”的尝试,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会逐渐培养出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

总之,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那么他们就会更愿意主动寻求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三)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海外留学群体,必须考虑如何让他们在走出国内的那一刻就已经准备好了。这种准备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更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而大部分来自亚洲的学生,却只把目光放在考试成绩上,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之旅中重新认识自己

 其实不光中国留学生,无论哪国人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跨文化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常听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说,他们到了美国以后感觉“自己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了”。比如,有些人在国内很善于交际,到了美国以后却感觉“无用武之地”,甚至不敢主动结交朋友了。有些人甚至心态失衡,老觉得自己在美国人面前很丢人,甚至觉得自己不被整个美国社会所接受。这让他们开始逃避新文化,而这种逃避则让其他国家的老师和同学误认为中国学生都是内向的、不善言辞的,甚至不友好的。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很多中国学生在踏入另一个国度以前从未想过和预料到的。

 重新定位之痛

 维持现状,保持平衡是人的本性。社会研究表明,人类希望保持现状的本能和跨文化生活所带来的冲击,让学生在与新文化环境的磨合中始终很被动。我所在的院系有个中国学生小陈,除了上课几乎足不出户。即使去上课也很少与美国同学交流。在系里3年多了,同学们竟然都不认识她。系里让我与她沟通一下,看看她有什么困难。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在国内是个特别喜欢交朋友的人,还是大学辩论队的成员,表达能力很强。但到了美国后她特别讨厌在课堂上发言,因为她从美国同学的表情上看出她做得并不好。几次打击让她完全失去了当年的自信,只好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世界中。后来,我听说她没有完成学业,退学了。

 在跨文化环境中,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事实上,即使在自己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当我们不被认同,被拒绝,或者遭到别人批评时,一般也不愿意重新审视自己。最近,我与一位美国脑科学院士有过几次深入的交谈。这样一位在业界赫赫有名的科研带头人,在每一次收到别人对他文章或研究的批评时,第一反应是将这些评论锁进抽屉,而且一锁就是一个月。

 痛过之后的快乐

 这些年,我遇到很多在跨文化环境中发展得很好的人。他们究竟有什么法宝或者秘密?为此,我的研究团队采访了几十位具有跨国学习和工作经验,并且颇为成功的人士。这些人中既有在美国的中国人,也包括在欧洲的日本人、在中国的美国人等。

 受访者中有人提到语言是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之一,有人进一步指出,即使语言过关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沟通,因为他们发现很多交流需要建立在文化共识的基础之上。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仅要花时间学习外语,更要花时间让自己与这个文化环境同步。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人这样写道:“我本来觉得自己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但是在中国没人认可我的这种能力。我的中国同学、教授认为我肤浅,不像中国学生那样深思熟虑;说我未想先言,太爱表现等。我感到很失落、很痛苦。有一段时间,我真的不想与中国同学交往了。但经过多次反思,我想清楚了一件事情:如果多跟我的中国同学、教授交流,让更多人了解、认可我的话,我为什么不那么做呢?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非常值得的。现在我非常庆幸当时我毫不犹豫地这样做。这是我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交的学费……”

 勇敢地面对跨文化环境中的不顺和挫折,是这些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逃避、退缩、鸵鸟心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前文提到的那位脑科学院士,如果只是把别人的批评锁在抽屉里,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用他的话说,“你别无选择,只有去面对这些质疑”。所以,他打开了抽屉,面对那些读起来都“痛”的评价,一条一条地重新审视和思考,然后对所有的批评者一一答复。

 我们还发现这些成功者无一例外地把跨文化之旅看作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机会。一位在美国生活20多年的希腊女士说:“正是这种跨文化的生活经历,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每个受访者都认为,在新文化环境下应该更多地与人交流,因为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自己身上不曾被注意到的优势。

 有必要指出的一点是,重新定义自己往往包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习惯。比如说,对于什么是“好学生”,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的理解。美国学校认为,只要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能写出自己的观点、理论、想法,就是好学生。对导师提出反对意见,对专家的观点进行挑战也是好学生的标准之一。而亚洲学校并不完全认可这些好学生的特点。

 为认识自己做好准备

 如何面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习惯的巨大心理冲击,把这种挑战转变为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呢?

 勇敢地敞开自己。

 我曾经对45名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做过问卷调查,核心问题是:“你是否会对外国朋友谈起个人生活的一些困难,比如跟教授、同事、配偶或者朋友之间的矛盾,或者谈到自己觉得没有得到身边人的尊重,理解的痛苦……”在45个人中,居然只有一个人说自己会向美国朋友诉说这些私事。为什么他们不向当地的朋友寻求帮助?毕竟他们对美国的理解要深刻得多。答案包括:美国人不会理解我的;他们可能会嘲笑我,甚至认为我很奇怪;他们会觉得我小题大做;他们会觉得我挺笨的。

 我又采访了一些美国同学,看他们是否会有中国学生所顾虑的想法,结果并非如此。虽然各国文化不同,我们与国外朋友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点,应该利用这些共同点来深入与他人的对话并增进友谊。我在美国求学时,也曾经有过这种经历,但是我并没有逃避,相反我做了两个决定:第一,找个美国朋友做室友。第二,每隔一个星期就邀请美国朋友和我一起喝咖啡,并向他们吐露我的困难。多年以后,这些美国朋友们仍旧对当年一起喝咖啡的经历记忆犹新。他们觉得,这样的相互倾诉不仅仅给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也让他们有机会与亚洲学生深入地交谈。其实,他们也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让亚洲学生不舒服,所以也就避免跟亚洲学生深交。

 用心关注别人的兴趣。

 与外国朋友交心,除了勇敢地敞开自己,也需要特别关注对方的兴趣和感受,因为交流本身就是一个互动过程。比如说,可以问问朋友,有没有遇到过这些困难?怎么解决的?

 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求助并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而且,求助本身会让施助者感到愉快,因为施助时人们感到自己有价值。很多年前,一位在美国做教授的中国朋友面临事业上的抉择,有三所大学聘他去做教授,但各有利弊。犹豫之间,他联系上了不算特别熟悉的一位美国教授,后者是业界的带头人。这位美国教授非常吃惊,因为居然有人向他请教这么重要的问题。他决定帮助我的朋友梳理一下去各个学校执教的利弊。最终,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朋友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就是从那一次开始,他们友谊巨增,并成为一生的朋友。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海外留学群体,必须考虑如何让他们在走出国内的那一刻就已经准备好了。这种准备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更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而大部分来自亚洲的学生,却只把目光放在考试成绩上,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的人一定知道如何排解压力,重新审视自己和自我调整,这些是解决跨文化交流难题的基础。我真希望中国的高中和大学能够开设一些课程指导学生排解自己的压力。比如说,除了给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还可以尝试“合作式”的心理辅导,把心理压力比较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开诚布公地说说自己有压力的原因,然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已经在多位中国留学生身上得到了应验。这样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建设应该从小抓起,到了高中和大学才开始可能有些晚了。

  (作者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邮箱:xlin@tc.columbia.edu

关闭窗口


新闻速递
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来访
我校与日本北洋大学举行线上会谈
我校与韩国又松大学举行线上会谈
我校申报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温馨提示
· 世界时间 2017/06/26
· 航班信息 2017/06/23
· 外汇牌价 2017/05/26
· 铁路信息 2017/05/26
· 世界天气链接 2017/05/25